1987年,曾当过教师的李新富走下三尺讲台投入商海,创办了三合农具厂,生产农用镰刀。一把镰刀售价两毛多,一年下来,产值没多少。爱动脑子的李新富就琢磨着转产干别的,几年后,到了上世纪的90年代,改革开放的政策进一步放开,李新富的厂子就转产生产钢刀刃具。
那时候,夫妻俩兜里没多少钱了,因为以后要开始新的创业了,夫妻俩从北京回家的一路上省吃俭用。“到了金华,我们舍不得把口袋里的100元钱找出来,就等到了家再吃饭。”回缙云后,夫妻俩又马不停蹄地跑到路桥看锯床,他们找到了一台售价1万多元的废旧带锯床。两人没钱,又回到缙云借了钱把它买回来。李新富请了师傅把锯床拆了,又照着样制造了一台。此后,永康保温杯市场快速发展,急需锯床,李新富的企业也由此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为了研制更精细、尖端的产品,李新富又特意一次次跑到湖南某研究所高薪聘请专家。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已研制出了切割直径达5米的超大型立式金属带锯床,全智能的带锯床,超音、环保的带锯床等。企业也从小变大,成为了如今的“浙江锯力煌锯床股份有限公司”。
李新富的企业催生了壶镇带锯床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它也成为了壶镇带锯床产业的“龙头老大”。在锯力煌的示范和帮助下,壶镇其他的企业纷纷开始上马或转行生产金属带锯床,到2010年底,壶镇带锯床整机企业已经上升到28家,配套企业100多家,实现年产值12.9亿元,带锯床产量产据了全国70%的市场份额,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带锯床生产基地”,销售网点遍及全国各地,形成了自主研发、零配件供应等一条龙的生产服务体系,并成功注册了全国第一个锯床集体商标——“壶镇锯床”。
创业的艰辛让李新富倍加珍惜带锯床产业的发展。曾经有段时间,壶镇带锯床产业出现了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如何在行业内部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约束机制,使带锯床产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这是李新富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在他的倡议和带动下,壶镇带锯床企业组成了一个行业协会,专注于产品的研发、行业管理以及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我们主要是以差异化经营、错位发展的思路规范整个产业的发展,倡导企业之间友好协商、精诚合作。”李新富说,自己的企业不仅是壶镇带锯床产业协会的龙头企业,而且也是全国带锯床产业协会的骨干成员之一。
在行业协会的带动下,壶镇带锯床产业形成了有序竞争和发展的态势,产品研发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各家企业朝着产品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在带锯床行业摸爬滚打了二十几年的李新富如今也逐渐把企业让给了年轻一代管理。对于财富,这个曾经领着二十几元工资的教师心态很平和,“能为一个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发挥自己的一份力,我很满足了,而不是一定要挣多少多少钱,大家富才是富。”